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昆山反杀案”的法治契机

来源:楚天法治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8月27日发生的江苏“昆山反杀案”,无疑是近期最令人瞩目的热点事件之一。案件的大致经过是:刘海龙醉酒驾车强行闯入非机动车道,与同向骑自行车的于海明发生争执。刘海龙下车

8月27日发生的江苏“昆山反杀案”,无疑是近期最令人瞩目的热点事件之一。案件的大致经过是:刘海龙醉酒驾车强行闯入非机动车道,与同向骑自行车的于海明发生争执。刘海龙下车殴打于海明,并从车中取出一把砍刀连续击打于海明。后砍刀不慎落地,被于海明反抢砍刀并捅刺、砍击数刀,刘海龙身受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案件情节的戏剧化以及案发现场视频的大规模传播,使得该案迅速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尽管同情的天平几乎一边倒地倾向于海明,但关于案件的定性,依然存在着不小争议。9月1日,昆山公安机关向社会公开通报,认定于海明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依法予以释放,并撤销案件。这一结果激起了社会的一片欢呼,公权机关的快速反应也赢得了公众的广泛认可。而在尘埃落定之后,追溯此案的舆情轨迹,寻找其中所蕴藏的法治契机,则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契机之一,是推动刑法所规定的正当防卫制度,能够在司法适用层面真正落地。在此之前,我国有数据可查的以正当防卫作为抗辩事由的司法案例有余例,但最终认定正当防卫成立的仅有16例。换言之,以正当防卫作为抗辩事由的成功率仅为万分之十三左右。这意味着,以往司法实践中对于“正当防卫”的认定标准十分严苛,绝大多数个案中的“正当防卫”主张都未被认可。

“昆山反杀案”发生后,于海明的行为究竟属于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从坊间到学界有着不同的声音,甚至有人认为其行为构成故意伤害致死。随着公共讨论的不断深入,主张“正当防卫”的观点逐渐成为主流意见。尤其可贵的是,这场公共讨论已经超越了个案的范畴,随着一些陈年旧案的曝光,以往司法实践中对正当防卫制度的认识误区和认定标准过于严苛等问题,也连带着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和思考。也正因此,我们有理由期待,“昆山反杀案”的意义不应仅仅局限于个案,对于正当防卫制度的适用,不能依赖于大规模的社会关注和舆论支持,而应上升到制度和规范的层面。如此,才能转变司法实践中的思维误区和惯性,更好地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正当防卫权。

“昆山反杀案”所带来的另一个法治契机,是促进民意与司法之间的良性互动。案件发生后,公共舆论场上可谓意见纷纭甚至针锋相对。而最终形成的普遍的社会共识,与公安机关的结论不谋而合。于是我们看到了一幅难得的景象:过去时而因适法判断悖离“民意”而遭质疑的公权机关,此次竟然得到了社会的普遍点赞。事实上,司法者面对汹涌而来的民意时,常常面临两难处境:无论司法者的法律判断是否与民意相抵牾,都可能引发争议。这是两种不同思维方式、思考立场之间的碰撞,也是司法的“剧场化”与司法的“广场化”之间与生俱来的矛盾。亦因此,司法者的法律判断注定不会令所有人感到满意。置此境况之下,司法者应该采取的做法,是秉持开放平和的心态,回归日常理性和法律专业,审慎处理个案中的事实和法律问题,使最后得出的法律结论经得起时间和公众的检验。

令人欣慰的是,在“昆山反杀案”的处置过程中,公权机关在这一方向已经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长足进步。不仅对案件作出了既快速又审慎的处置,而且第一时间公布了内容详尽、说理充分的法律文书,并通过公共媒体及时回应了社会关切,对法律适用上的一些疑问和疑虑作出了清晰解答。这一套组合拳打得相当漂亮,难怪取得了极佳的社会效果。不妨好好总结一下,或能升华为促进司法与民意之间良性互动的“昆山经验”。

喧嚣一时的“昆山反杀案”虽然已经落幕,然而其样本意义早已超出了案件本身。无论是促进正当防卫制度在立法和司法中的完善,还是对如何构建司法和民意之间良性互动的生动展示,无不凸现出中国法治可以取得持续进步的契机。而能否抓住这种契机,进而变法治进步的“契机”为真正取得进步的“惊奇”,也是未来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的大课题。

8月27日发生的江苏“昆山反杀案”,无疑是近期最令人瞩目的热点事件之一。案件的大致经过是:刘海龙醉酒驾车强行闯入非机动车道,与同向骑自行车的于海明发生争执。刘海龙下车殴打于海明,并从车中取出一把砍刀连续击打于海明。后砍刀不慎落地,被于海明反抢砍刀并捅刺、砍击数刀,刘海龙身受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案件情节的戏剧化以及案发现场视频的大规模传播,使得该案迅速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尽管同情的天平几乎一边倒地倾向于海明,但关于案件的定性,依然存在着不小争议。9月1日,昆山公安机关向社会公开通报,认定于海明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依法予以释放,并撤销案件。这一结果激起了社会的一片欢呼,公权机关的快速反应也赢得了公众的广泛认可。而在尘埃落定之后,追溯此案的舆情轨迹,寻找其中所蕴藏的法治契机,则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契机之一,是推动刑法所规定的正当防卫制度,能够在司法适用层面真正落地。在此之前,我国有数据可查的以正当防卫作为抗辩事由的司法案例有余例,但最终认定正当防卫成立的仅有16例。换言之,以正当防卫作为抗辩事由的成功率仅为万分之十三左右。这意味着,以往司法实践中对于“正当防卫”的认定标准十分严苛,绝大多数个案中的“正当防卫”主张都未被认可。“昆山反杀案”发生后,于海明的行为究竟属于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从坊间到学界有着不同的声音,甚至有人认为其行为构成故意伤害致死。随着公共讨论的不断深入,主张“正当防卫”的观点逐渐成为主流意见。尤其可贵的是,这场公共讨论已经超越了个案的范畴,随着一些陈年旧案的曝光,以往司法实践中对正当防卫制度的认识误区和认定标准过于严苛等问题,也连带着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和思考。也正因此,我们有理由期待,“昆山反杀案”的意义不应仅仅局限于个案,对于正当防卫制度的适用,不能依赖于大规模的社会关注和舆论支持,而应上升到制度和规范的层面。如此,才能转变司法实践中的思维误区和惯性,更好地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正当防卫权。“昆山反杀案”所带来的另一个法治契机,是促进民意与司法之间的良性互动。案件发生后,公共舆论场上可谓意见纷纭甚至针锋相对。而最终形成的普遍的社会共识,与公安机关的结论不谋而合。于是我们看到了一幅难得的景象:过去时而因适法判断悖离“民意”而遭质疑的公权机关,此次竟然得到了社会的普遍点赞。事实上,司法者面对汹涌而来的民意时,常常面临两难处境:无论司法者的法律判断是否与民意相抵牾,都可能引发争议。这是两种不同思维方式、思考立场之间的碰撞,也是司法的“剧场化”与司法的“广场化”之间与生俱来的矛盾。亦因此,司法者的法律判断注定不会令所有人感到满意。置此境况之下,司法者应该采取的做法,是秉持开放平和的心态,回归日常理性和法律专业,审慎处理个案中的事实和法律问题,使最后得出的法律结论经得起时间和公众的检验。令人欣慰的是,在“昆山反杀案”的处置过程中,公权机关在这一方向已经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长足进步。不仅对案件作出了既快速又审慎的处置,而且第一时间公布了内容详尽、说理充分的法律文书,并通过公共媒体及时回应了社会关切,对法律适用上的一些疑问和疑虑作出了清晰解答。这一套组合拳打得相当漂亮,难怪取得了极佳的社会效果。不妨好好总结一下,或能升华为促进司法与民意之间良性互动的“昆山经验”。喧嚣一时的“昆山反杀案”虽然已经落幕,然而其样本意义早已超出了案件本身。无论是促进正当防卫制度在立法和司法中的完善,还是对如何构建司法和民意之间良性互动的生动展示,无不凸现出中国法治可以取得持续进步的契机。而能否抓住这种契机,进而变法治进步的“契机”为真正取得进步的“惊奇”,也是未来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的大课题。

文章来源:《楚天法治》 网址: http://www.ctfzzz.cn/qikandaodu/2021/0205/476.html



上一篇:法治视域下高职辅导员处理学生处分制度探析①
下一篇:7月大事件

楚天法治投稿 | 楚天法治编辑部| 楚天法治版面费 | 楚天法治论文发表 | 楚天法治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楚天法治》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