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楚天法治 》栏目设置[06/28]
- · 《楚天法治 》投稿方式[06/28]
- · 《楚天法治 》征稿要求[06/28]
- · 《楚天法治 》刊物宗旨[06/28]
「楚天评」东湖评论:擦亮“楚天首县”的创新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坚持思想破冰,激活创新思维 四、坚持以城聚人,广纳创新人才 江夏拥有极其丰富的科教资源和科创资源,区内有22所高校、26万在校大学生;与区紧邻的武大、华科等7所985、21
一、坚持思想破冰,激活创新思维
四、坚持以城聚人,广纳创新人才
江夏拥有极其丰富的科教资源和科创资源,区内有22所高校、26万在校大学生;与区紧邻的武大、华科等7所985、211院校,距离仅20分钟车程;此外,拥有武汉病毒所、武汉生物所、湖北江夏实验室等12家科研机构和60家创新孵化平台。曾经抱着这些创新的“金饭碗”找饭吃,如今要努力实现从“墙内开花墙外香”到“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转变。一是推动校地联姻。成立校地融合发展促进中心,当“红娘”、牵红线,围绕汽车、大健康、光电子、现代种业等领域,让高校与企业来一场配对、联姻,与华师合作共建未来教育产业园,与武汉纺大、稳健医疗集团签订校地企合作协议,与湖北美院合作打造“美谷”,同时积极谋划与周边“双一流”高校、湖北实验室开展多领域合作,借智借力助推创新发展。二是催生创新“爆青”。主动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车谷万亿产业大走廊,依托众多的高校、研发平台和孵化器,用好政策、风投、创投等基金催化功能,深度推进高校校区、产业园区、城市社区“三区”融合,全力打造环汤逊湖、沿金龙大街的创新生态丛林,精心孕育成片创新“幼苗”。三是促进成果转化。完善建立创新成果转化工作机制,加大科创成果就地转化的奖励扶持,打造一批小试、中试基地,推动实现“从0到1”的研发突破、“从1到100”的成果转化、“从100到100万”的规模量产。现已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近400家,年产值突破千亿大关。
二、坚持科技赋能,释放创新潜力
图片:江夏区委政研室提供
三、坚持实业夯基,发展创新产业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创新理念支撑,就难以形成创新行为的突破。关键是要破除“害怕接受新鲜事物”“不留功名反背骂名”的思想障碍。一是笃定“敢闯”胆识。江夏人天生就敢闯敢试,1992年以“敢为人先”的觉醒,率先创建省内首个经济开发区;2012年以“破釜沉舟”的胆魄,先平地后招商,在争取上汽通用项目中,创造了“江夏速度”。当前,我们正在全区开展“对标先进、比学赶超”大比拼、大竞赛活动,倒逼干部作风创新,进一步激活江夏人骨子里敢想敢干的潜质,向高处攀、与强的比,敢打头阵、勇立潮头。二是厚植“包容”情怀。创新有可能立竿见影,也可能漫长等待,还可能“竹篮打水”,这就十分考验一个人的耐心和定力。上世纪90年代,江夏就布局建设庙山医药产业园,三十年过去了,终于迎来了大健康产业的风口,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乘势而起,为打造中部地区大健康产业新地标奠定了基础。有尝试就会有失败,面对失败,不能一味苛求与指责,无数失败的尽头,一定是成功的开始,哪怕成功的道路还很遥远,我们也要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三是坚持“舍得”理念。有舍有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投资创新好比在沙漠里栽树,也许成活率不高,但投资创新就是投资未来,在创新的丛林里,总会长出参天大树。近些年,江夏大胆探索资本导入模式,成功与世界500强复星集团、长江产业集团联合成立100亿元的创新投资基金集群,引进总投资150亿元的新能源电池项目。
江夏素有“楚天首县”之美誉,曾连续十一年位居湖北县域经济综合排名榜首。如何在新的发展阶段持续保持昂扬斗志和前行动力?2021年底,新一届区委提出深入实施“生态立区、产业兴区、创新活区、文化名区、共富强区”战略,将“创新活区”作为引领江夏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力争通过五年努力从“全国创新百强区”前80强挺入到前50强,把江夏打造成为全国创新发展示范区。
聚焦湖北“51020”和武汉“965”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从“工业兴区”向“产业兴区”转变,推进实体经济多元发展、创新发展,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互融共进,让更多“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一是让未来产业“平地起高楼”。谁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谁就掌握发展主动。积极谋划推进康谷、南光谷、东车谷、智谷、农谷“五谷共建”,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大健康、数字经济、清洁能源、智能教育、低碳经济等未来新兴产业,奋力实现“五谷丰登”,力争“十四五”末打造汽车、大健康两大千亿产业。二是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瞄准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建设更多智慧园区、智能工厂、数字车间,以技改撬动产业升级,力争每年技改投资占工投一半以上,实现“旧瓶装新酒”“老树发新芽”。头部企业博世华域累计投入5.7亿元,实行机器换人等智能化改造提效,实现每39秒就有一台产品下线,在2020年疫情期间销售额不降反升、逆势增长8%。三是让绿色产业“美丽可变现”。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打造鲁湖EOD试点、金盘科技“零碳工厂”等绿色项目,构建“一镇一街三圈三山”的农文旅产业格局,利用废弃矿坑打造武汉版“稻城亚丁”——江夏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实现了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蝶变,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
文章来源:《楚天法治》 网址: http://www.ctfzzz.cn/zonghexinwen/2022/0622/776.html
上一篇:湖北省属国企首家联投集团上线案管系统
下一篇:楚天法治论文资源网(楚天法治电子版)